助力新時代和諧社區建設文化大篷車社區行正式啟動
7月28日上午,以“共建共享?和諧廣東”為主題的文化大篷車社區行暨第七屆廣東十大文明和諧社區示范活動,在廣州保利中環廣場正式啟動。
開幕式現場,青年歌手、長者、兒童等組成的公益義工團隊齊助陣,引得不少市民駐足觀看,歡呼陣陣?,F場還延續上屆傳統,進行了“時來物轉”交接儀式。愛心企業為社區義工兌換了義工時數,共捐贈環衛工服免費洗衣券百件,短期出行意外險三千份以及價值一千元的石灣陶瓷藝術品。
和以往大篷車活動不同,今年文化大篷車社區行以“共建共享”和“黨建”為新主題,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把“加快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落到實處,為構建新時代和諧社區助力。同時,上屆首創的“時來物轉”環節得到廣泛響應,將在本次活動中繼續推進,鼓勵社會各界積極投身公益事業。
活動現場
明星公益義工團體齊助陣,現場氣氛熱烈
今年的啟動儀式,文化大篷車第一次開進了商業綜合體保利中環廣場(即將升級為保利時光里·廣州),只見現場人山人海,不少市民以舞臺為中心圍了數圈。
啟動儀式上,廣州義工藝術團與羊城兒童公益藝術團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自排歌舞表演。來自廣州義工藝術團的阿姨們身著亮片黑色背心與玫紅色短裙,在音樂聲中整齊劃一地擺動著雙臂,充滿活力。7名來自羊城兒童公益藝術團的小朋友把廣東民謠與非洲鼓結合,帶來表演《小寶貝》。只見小朋友們用彩色帶子背著非洲鼓上場,配合歌曲節奏拍打著鼓面。站最前排帶著頭花的小女孩不時還向另外一邊的同伴示意,在口中默數節拍,配合著鼓點點頭。
任永全明星義工隊麥王歌手王琪飛帶來的一首《墻下紅》更是掀起現場高潮。不少粉絲都在現場舉起燈牌,用手機電筒充當熒光棒,左右擺動著為歌手助威。王琪飛動聽的聲線更是讓現場觀眾手機、相機齊出動,贏得了陣陣歡呼聲。
最有特色的當屬“拼圖環節”,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管委胡泉、廣東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副調研員楊揚、廣東省婦女聯合會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陳麗珠、廣州市民政局社區處處長李偉光、廣州市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李銳、廣州市社區服務中心副主任朱宜媛、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秘書長焦楊等各單位代表手持社區“地標拼圖”依次拼接,寓意著多方共建共享和諧社區,同時,也標志著本屆大篷車活動的正式開啟。拼圖雖小,寓意可大,“地標拼圖”蘊含著主辦方舉辦社區行活動的初衷和愿景,將政府、社區、物業、居民、愛心企業鏈接起來,讓社區與社區之間溝通起來,凝聚更大的正能量,共建共享和諧廣東。
活動亮點
評選黨建示范點將共建共享與小區相融合
自2012年開辦以來,文化大篷車社區活動涵蓋全省城鄉近千個社區和物業管理項目,已成為展現南粵文化、凝聚老少解放的品牌活動,贏得了廣大物業管理企業和居民的一致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今年文化大篷車計劃在半年時間內走進全省約100個社區,舉辦近百場包括基層黨建、文化匯演、群眾體育、公益慈善、志愿服務、關愛兒童、敬老助殘等主題豐富的文明和諧社區活動,致力提升社區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圍。
分管義工聯業務的廣州市社區服務中心副主任朱宜媛表示,本屆文化大篷車將延續去年發起的“時來物轉”模式,鼓勵社區將義工志愿服務時數兌換成愛心企業物資,捐贈給社區里需要幫助的人群。同時,本屆活動還將重點打造一批“時來物轉”示范社區,大力倡導各個社區積極學習和推廣“時來物轉”模式,讓廣東社區居民齊參與,讓公益慈善融入千家萬戶,發掘社區愛心商家資源,讓社區“時來物轉”真的“轉動起來”,以期發展成為社區基金會雛形,助力社區共建共享新格局。
同時,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努力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本屆活動還將著力選樹一批“廣東省物業小區黨建示范點”。
在認真舉辦第七屆廣東十大文明和諧社區示范活動的同時,主辦方還將同步組織廣東省物業小區黨建示范點專題調研活動。對參加活動的物業小區,進行更深入的基層黨建工作調研,通過物業專家、駐地派出所和業主委員會(街道)評價,對物業小區黨建工作進行采訪調研并集結成書,通過示范模式營造全省學習共建共享社區治理工作的氛圍,推動基層黨建帶動社建的工作穩步行進。
活動關鍵詞
關鍵詞一:共建共享
今年的文化大篷車主題為“共建共享?和諧廣東”,你知道看似大的“共建共享”其實和我們的社區活動息息相關嗎?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連續七屆擔任活動評委的彭澎表示,“共建共享”要讓居民有參與感,不能為活動而活動,要有實際舉措,使和諧社區氛圍更日?;??!啊步ā⒅鼐用袢粘⑴c,如舉辦一些社區交換物品活動。除此之外,有哪些適合社區的共建活動還要多征求居民意見”,彭彭說,“社區建設中的硬件整治,如垃圾堆放問題,停車位與綠化地規劃問題,廣告牌設計問題都要多聽取居民反映的情況才能得到一致解決?!?/span>
廣東省物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陳績偉跟記者說:“共建”不能只有物業公司做,還要業主配合、政府引導、媒體宣傳共同參與,才能形成合力,“社區多舉辦業主和諧座談會,共建共享解決問題。同時,物業也需要政府協調,如垃圾填埋場等問題就需要政府出面,促進各方達成共識,做好管理”。
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秘書長段鵬飛在現場發言提到,“文化大篷車和‘時來物轉’形式是共建共享的載體與平臺”。在未來一年里,文化大篷車社區行將開發更多公益項目供社會各界選擇、參與,如加增打造大篷車便利店、網絡平臺服務等,讓所有市民、企業單位都可以參與進來,攜手共建和諧社區。
關鍵詞二:社區黨建
《人民日報》曾發表社評,指出社區是居民生活共同體,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黨建工作的立足點,更重要的是,社區黨建工作事關黨的建設全局,對推進社區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在社區黨建問題上,廣東省物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陳績偉表示,社區是社會的細胞,社區和諧了,才能鎮街和諧,最后達到國家和諧。
“落實社區黨建,各階層都要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服務:社工機構開發新項目載體、媒體正面推動、黨組織積極參與?!睆V州市社會工作協會秘書長段鵬飛說,“同時,社工組織要積極完善自己體系內的黨組織建設,加大社工黨員培育,讓更多優秀社工成為黨員,壯大社工黨員隊伍。希望社工黨員和社工機構黨組織能在基層社區公益服務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段鵬飛還表示,基層社工機構黨組織、黨員要積極帶動社區單位黨員、居民黨員參與和諧社區建設。推動社區公益服務,基層黨組織不能缺位,更需要發揮積極的示范帶頭作用,只有更多的基層社區黨組織動帶頭參與公益服務,推動公益服務,才能更好地引領社區其他組織和居民做公益,也才能真正走在時代前列。